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搜索
 
 

结果按:
 


Rechercher 高级搜索

最新主题
» 《神麒》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二 一月 18, 2011 12:07 am 由 唐一笑

» 【仙吕】醉扶归•贺广西散曲学会成立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三 八月 25, 2010 9:51 am 由 唐一笑

» 【仙吕】醉扶归•谑题罗甸师友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三 八月 25, 2010 9:50 am 由 唐一笑

» 中国工资上涨的意义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四 八月 19, 2010 11:00 pm 由 唐一笑

» 梁山好汉图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六 八月 14, 2010 5:23 pm 由 唐一笑

» 为苦难同胞找小姐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四 八月 12, 2010 7:51 am 由 后来人

» 七绝•邓书伦老师生日题贺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四 八月 12, 2010 12:01 am 由 洪边剑客

» 结婚就是一起睡觉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一 八月 09, 2010 11:03 pm 由 后来人

» 天桥风景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周二 八月 03, 2010 8:13 am 由 洪边剑客

相册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向下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Empty 现代生活中的旧体诗词

帖子 由 唐一笑 周日 三月 14, 2010 1:29 am

大概是因为身在诗词圈的缘故,新春之际,我收到了好多诗词短信。有数千年传统的诗词艺术和不到20年历史的短信技术结合到一起,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传统诗词创作和现代社会生活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呢?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传统诗词何以能在当代生存?二是现代生活对诗词写作有什么影响?
  传统诗词何以能在当代生存?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旗帜鲜明地宣告旧诗(传统诗词)已死,但他自己一直到临死之前都还从事旧体诗词的创作。新文学的其他几位健将,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人也都有数量可观的旧体诗词作品传世。旧体诗词的创作并不因新文学的兴起而消逝。在21世纪的今天,甚至有人断言文言旧诗的写作群体比白话新诗的规模更大,也更活跃。中华诗词学会的分会覆盖到全国绝大多数县级行政单位,会员规模当以百万计。仅仅一个中华诗词论坛网,注册会员就有数万人,同时在线发帖浏览的人数就有上千。保守估计,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一个月的作品产量超过10万首,是《全唐诗》规模的两倍。
  传统诗词写作何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
  首先是因为它特殊的表达功能。旧体诗词特别适宜表达某些方面的情感,如思乡、怀亲、咏古等。譬如新春之际,下一场雨夹雪,人内心有了一些小小的触动,这个触动自然是不适合写小说的,用散文来表达也觉得是大张旗鼓,用新诗来写,很容易写成顺口溜,但用旧体诗词来写便很得体。在表达这些特定的情感类型时,旧体诗词比其他任何一种文体都更有优势。这是旧体诗词能在现代社会生存的重要原因。
  其次,旧体诗词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积淀并形成了特定的审美范式。这一审美范式直接取决于汉字的书写习惯和汉语的语音方式。汉字是方块字,是表意文字,单个字形对应既定的语意,因此宜于对偶。对联艺术之所以为汉字文化圈所独有,原因便在这里。任何一种字母文字,都无法形成对联艺术。汉语音调是四声系统,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普通话虽然没有入声,但多数方言还是保留了入声),有抑扬顿挫之美。格律诗的艺术规则,正是建立在对偶和平仄的基础之上。只要汉字不变成表音的字母文字,只要汉语还保留四声音调系统,它作为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便不会消逝。作为这种语言文字使用主体的中国人也就不会失去对旧体诗词的特殊喜爱。
  此外,诗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代表的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认同。中华民族从来便对文化有敬畏之心,而诗词恰恰是高雅文化的代表。中国文化人自古便有登高能赋的传统,100多年前的中国,哪怕是一个穷乡僻壤的私塾先生,都会有自己的诗文集传世(虽然多数是传给子孙)。
  进入本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已经是自上而下的一个潮流。诗词是传统文化和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会在传统文化热、国学热的大潮中复苏并且发展繁荣。旧体诗词能在当代生存并兴盛,有文化层面的深层原因。
  现代生活对诗词写作又有什么影响呢?
  现代和传统从来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现代社会从某些方面,也给传统诗词带来积极的影响。信息时代甚至给传统诗词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互联网技术对诗词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
  互联网技术使得全世界变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地球村。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能通过互联网即时交流,互联网改变了诗词的交流方式。《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为什么要结社吟诗?乃是因为有了诗社,便有了交流切磋的圈子。一个人在与世隔绝下的状态下,他的创作是很难坚持的。如果有声气相求的朋友在一起交流切磋,诗词创作往往能持续很久。在前网络时代,诗词爱好者若不加入中华诗词学会,便很难有交流的机会。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这一状态。互联网将分散在各地的单个诗词爱好者聚拢到了一起。前网络时代,由于地域悬隔,诗词爱好者往往是个体存在,难以形成群体。互联网时代则完全不同。单个的诗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作品,很容易被其他的单个诗人读到,并且发生碰撞。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诗人的交流方式,使得诗人不再以个体方式散落存在,而是以群体形式呈现。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媒体革命,是有了网络电子公告系统(BBS系统)。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其他人进行即时性的互动交流。对于诗人来说,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条网线,便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无疑是一场革命。
  BBS系统的另一个优势是互动性,而且这个互动是即时的。使用BBS系统,诗人可以几乎零成本地发表作品,还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读者的反馈。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用跟帖的形式,对某一作品进行即时回复。由于BBS系统的使用者处于一种准匿名状态,互联网时代的评论或许不如纸媒时代深思熟虑,但往往更加灵活生动,也更少伪饰。这对诗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因为诗词在当代文坛处于边缘化地位,诗词作品很难进入市场流通,诗词创作差点儿因为失去受众而遭受灭顶之灾。任何一个作者,他都需要读者。没有读者的共鸣,诗词创作会迅速衰竭。互联网技术为诗人和读者之间带来了零距离、即时性的互动。
  BBS系统在公众性方面也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网媒的潜在受众多到无法估量,是发行量再大的纸媒都不能比的。一个诗人的作品,刊载在《中华诗词》杂志上,最多只能被几万个读者看到;如果发布在BBS系统上,则有可能被数百万名读者看到。网媒在公众性和互动性上取得的井喷式突破,为网络诗词带来了神奇的生命力。发表便利,回馈及时,大大刺激了网络诗人的创作力。
  在网络诗词形成气候之前,诗词杂志无一例外地掌握在诗词学会体系中。而各级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又以老干部为主,“老干体诗词”盛行。网络诗词则以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状态出现,有利于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自发形成,也为当代诗词创作带来新的观念。这就使得“网络诗词”成为文学史研究视野的一个诗学概念。“网络诗词”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这一媒介形式,而是一个诗学现象、一种诗歌观念、一个诗歌群体。网络诗人群,是与依赖《中华诗词》等半官方媒体成名的中老年诗人群相对立的,是新一代的年轻诗人群;在年龄层上,以70后为轴心,包括60后、80后。在美学风范上,他们与“老干体”誓不两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刺激下,出现了新一代诗人群和新的诗风。互联网技术,对于当代诗词创作来说具有断代意义。时代精神赋予了网络诗词使命感,也使其更容易达到某种深度和高度。

原载《中国文化报》
唐一笑
唐一笑
四星诗友

帖子数 : 83
注册日期 : 10-03-09
年龄 : 49

http://tyxwylt.gugebb.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